Monday, March 8, 2010

靈山

高行健 著
online access from iRead eBook
check holdings in CityU LibraryFind

《靈山》以人稱替代人物,以心理感受替代情節,以情緒變化調整文體,無意講述故事又隨意編造故事,類似遊記又近乎獨白。第一人稱“我”同第二人稱“你”實為一體,後者乃是前者的投射或精神異化。第三人稱“他”則又是對第一人稱“我”的靜觀與思考。這種奇特的新鮮的結構以及敘述中的語言流,使具有傳統閱讀習慣的讀者很難進入其中,然而,一旦進入並沉浸其中,就會跟著作家進行奧德賽式的流浪與神遊,並發現文字間所深藏的、極為豐富的、神秘的文化意蘊。 …… 高行健雖有天才的活力,但他所仰仗的還是堅韌的毅力。他從八歲開始,就每天寫一則日記,從外部日記寫到內心日記,一直寫到文化大革命時為止。文革開始後,為了避免危險,他燒掉幾十公斤的手稿,除了劇本、小說、論文、長詩的手稿外也燒掉日記的手稿。還有一些手稿則藏在他自己挖掘的地洞裡,上邊蓋上泥土,放上水缸。去年他寫作過於勞累,病危以至送入醫院搶救,但一出院便又進入寫作。 《靈山》中有幾段散文詩式的表述,他寫了數十遍。他的成功,完全是五十年來一直沉浸於審美狀態與寫作狀態的結果,這種長期的沉浸,使他確立了一種高品質與高視野,這是任何庸俗評論者用政治語言解釋不了的品質與視野。

(摘錄自"最有活力的靈魂"——《靈山》序,劉再復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